在钱学森返回中国之前,他已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,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。在他回国后,除了继续在科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外卓越汇,他的思想和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钱学森不仅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,还通过他的个人经历和学术追求,展示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理想。
1982年,钱学森卸下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职务。尽管他已步入晚年,钱学森并没有选择安逸度过余生,而是继续投身于科学事业,未曾停歇。晚年的钱学森,依然致力于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,他联合了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,展开了协同创新,促进了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。
在科学研究方面,钱学森仍然不忘他早年的研究兴趣,他持续深入探讨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理论。与此同时,他也对沙产业和草产业的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学术领域。
1985年,时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的基沃思来华访问时,向钱学森转达了一个令人心动的消息:美国政府打算授予他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高荣誉——美国国家科学奖。基沃思还透露,如果钱学森愿意前往美国接受这一荣誉,他将会得到副总统的亲自颁奖,而如果他不愿前往,美国方面也会派出美国科学院院长亲自来到中国为他授奖。
展开剩余80%面对如此诱人的提议,钱学森却展现了他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个人原则。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荣誉。他直言:“这是美国佬的手段,我不会上当。当年我被迫离开美国,按他们的法律,我无法再踏上那片土地。除非美国政府为我公开平反,否则我这一生都不再踏入美国。”他的言辞中透出了对美国的深刻不满与坚定立场。同时,钱学森也坦言:“如果中国人民认为我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些贡献,那已经是我最大的荣誉,我不需要那些外国的奖项。”
钱学森的言辞展现了他与祖国人民深厚的情感,也反映了他长期的革命实践所塑造的坚定政治态度。在他看来,自己的一切成就和事业,都是为了新中国的强盛与发展。在这一点上,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也超越了传统的领域界限。他认为,科学技术不仅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结合,更是一整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,而这一体系的核心,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。
1991年10月16日,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“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”的荣誉称号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首次向一位科学家授予的国家级最高荣誉。在颁奖典礼上,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等领导人亲自为钱学森颁奖,并高度评价了他的贡献。江泽民在致辞中说,钱学森是当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,他的经历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正确的奋斗道路。面对热烈的掌声和荣誉,钱学森却淡然表示,他并不为此而激动。他谦虚地说道:“我的一切工作,都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完成的,我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。真正伟大的,是我们党、人民以及整个国家。”
钱学森,这位来自上海、出生于1911年、浙江杭州的杰出科学家,自小便显露出卓越的才华。他在大学时期因身体不适曾休学一年,但这段时间并未浪费,而是加深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,思想逐渐变得更加进步。复学后,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,并加入了抗日活动,展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。
1934年,钱学森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。次年,他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的考试,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航空专业的学生,赴美国求学。临行时,钱学森表达了他坚定的回国决心:“中国政局动荡,我前往美国学技术是暂时的,学成后我一定归国,为祖国服务。”
钱学森在美国期间,不仅获得了多项优待,还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情感。他在美国的学习非常刻苦,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。随后,他拜访了世界知名力学大师冯·卡门,并得到了其高度认可。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,涉猎现代科学技术的多种基础理论,并在火箭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。
尽管在美国期间获得了诸多优厚待遇,钱学森始终心系祖国,且从未打算留在美国。1955年,在中共中央政府的努力下,钱学森终于获得了回国的机会。在离开美国前,他深情地表示:“我将竭尽全力,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的祖国,让同胞们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。”回到祖国后,钱学森不仅继续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,而且在思想上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,主动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59年11月,钱学森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,这一时刻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二个激动时刻。此后,钱学森更加严格要求自己,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努力为人民服务。1991年,中央组织部将钱学森列为与雷锋、焦裕禄等五位伟大共产党员一道,表彰其在群众中的崇高威望。这一荣誉令钱学森深感激动,他表示自己如今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分子,并且与最先进的劳动者一道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。
同年10月,钱学森获得了“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”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。他在领奖时依然表现得谦和淡定,谈到自己的心情时,他微笑着说道:“我的一生已经有了三次极为激动的时刻,今天虽然也获得了荣誉,但我心情依然平静。”钱学森,这位为新中国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,无论在任何场合,总能以谦逊和从容的姿态面对一切荣誉,始终将个人的成就归于党和人民的集体努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